close

精健會的論壇結束後,陸陸續續看到了幾篇關於情緒的文章,想想國小階段的寶貝,也常面臨這樣的問題,有時候我也是抱著「寬以待人、嚴以律己」的方式,來處理她的情緒。

 

或是用心理學層面的角度,跟她聊天、學習用另一個面向來思考。

 

可是心裡私下也是蠻希望有另類的方法,譬如童稚時期,家裡巷口是垃圾車收集垃圾的地方。開始實施垃圾不落地的政策,卻仍有人不識相的照丟不誤。當時看到有鄰居敢正義執言,就會有大快人心的感動。當然說也要說的妙、說的巧,這真的是一門大學問,可是如果怕說錯,就因此不敢說,不肯開口,反而錯失學習的機會;多開口,從錯誤中學習溝通的技巧,這才是上上策。

 

就如同寶貝曾經提過一個問題,在他們班上,老師希望同學上課專心,不要玩其他學具用品,如果同學不配合,又找不出聲音的來源者,就會在放學後,全班再多一樣作業。

有一回,好朋友在整理鉛筆盒,發出了聲響,老師便以這樣的班規處理,知情的同學要這位同學跟老師承認,他是在整理鉛筆盒,不是在玩學具用品,可是這個同學回答的是:「我又沒有在玩、我又沒有錯,為何要跟老師說呢?」

 

當下同學沒表白,全班同學就理所當然的多了一項作業。

 

事後和寶貝聊天到這一區塊,我們覺得道德勇氣的建立,真的不可忽視。

 

另外也看到陳安儀小姐部落格,提到「教導小孩保護自己」,便引用到這裡,提供家長與好友參考。引用自AnyiChen - 教導小孩保護自己

 

同時也回想到2009年康健雜誌的一篇「黃金三原則--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」,摘錄給爸爸媽媽,和麗玲老師一起分享。

 

其實教養的方法,琳瑯滿目,可是不變的前提就是天下父母心,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。

如同心理學的發展,就孩子的發展理論,有的學者認為遺傳基礎是最重要的;當然不同的聲音就是行為發展學派,認為後天的學習是可以蓋過一切的,甚至跟基因沒有很大的關係,麗玲老師還是一句老話,就是「因材施教」。

1194265184.jpg

 

「黃金三原則--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」

黃金3原則,建立孩子自信力!(摘錄康健雜誌)

文/賓靜蓀(2009/04 康健雜誌專刊)

   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如何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、接納自己的獨特性、對自己有信心?

    你大概很熟悉這個情景:擁擠的公園遊樂場,女兒正預備從溜滑梯上溜下來,卻被另外兩個孩子擠開,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裡;沙坑裡兒子一轉身,小鏟子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,他眼帶憤怒、責難,卻開始向你求救。

    你即使再講求禮讓美德,也不免暗自希望自己的孩子據理力爭,甚至寧願他負人,也不願他被人欺。

    你開始懷疑,「為什麼我女兒那麼沒自信,連對這矮她半個頭的小孩都沒輒?」「為什麼我兒子那麼畏縮,不能理直氣壯地自己去把玩具搶回來?」你擔心,3歲時無助的眼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,到30歲會不會把大好的工作機會拱手讓人?

   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這種強悍地把別人推開的自我中心特質,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斬獲?這就是所謂的「自信」?

 成就不等於自信

    德國的心理學家、教育學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。在人生旅途上只顧推開別人勇往直前的人,或許能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事業、一輛賓士車、存款、股票足夠用到下輩子,但這些外在的成就並不等於自信。這樣的人愛吹噓,表現出掌控大局的氣勢,實際上卻經常不滿足,有錯總怪罪別人。

    這是一種虛假的自信。

    德國的專家們認為真正有自信的人,能自我反省,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,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,心口如一,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。

    他堅持自我,能在重大時刻(不論涉及家庭、工作或人際關係),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。他討人喜歡,很少陷入恐懼,不訴諸暴力,不易上癮。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。

    「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,」德國海德堡兒童青少年心理分析治療師荷柏格(Renate Hoerburger)表示。自信不僅代表深信自己能充分發揮,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,同時也需要被周遭的人接納,希望別人尊重和肯定自己的成就。當一個人的自我觀感和別人對他的印象沒有衝突時,自信就油然而生。

   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、接納自己的獨特性、對自己有信心?以下為建立孩子自信心的3大黃金原則...

    德國的發展心理學家、教育工作者、行為生物學家都一致建議,要讓孩子自信、快樂的成長,同理心、清楚的界限、挑戰三大原則缺一不可。當然,父母不可能、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恪遵這三大原則。

    重要的是,這三大原則在每天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。

 

原則1: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情緒

    人類辨識自己的第一面「鏡子」,就是他的父母。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,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,辨認出自己,心理學家稱之為「反映」。

*******全文請點選:http://www.cw.com.tw/issue/2009study/article2-4.jsp

1194265132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ianhs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